新派訊 近日,濰坊市奎文區(qū)大虞街道東園社區(qū)熱鬧非凡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非遺匠心傳文化·法治花餑餑潤民心”主題活動在此精彩上演?;顒觿?chuàng)新地將傳統(tǒng)非遺花餑餑制作技藝與法治文化相融合,讓居民在體驗非遺魅力的過程中,輕松接受法治熏陶,贏得了現場群眾的一致點贊。
活動現場,非遺花餑餑代表性傳承人戴林娜早已備齊面粉、餡料模具等全套材料工具。活動伊始,戴林娜向在場居民娓娓道來花餑餑的歷史脈絡、精湛制作工藝及深厚民俗文化內涵。其嫻熟的技藝展示與生動的文化講解,迅速點燃了居民們的參與熱情,大家聽得聚精會神,躍躍欲試。
在戴林娜的手把手指導下,居民們紛紛挽起袖子動手實踐。揉面時的力道掌控,塑形時的細致拿捏,雕花時的巧妙構思,點綴時的創(chuàng)意發(fā)揮……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樂趣與挑戰(zhàn)。與以往傳統(tǒng)花餑餑制作不同,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融入了豐富的法治元素?!皯椃ā薄皥?zhí)法如山”“公平正義”等字樣被居民們精心塑造在花餑餑上,法槌、天平、法律書籍等法治主題造型更是栩栩如生。大家一邊巧手制作,一邊熱烈交流法律知識,現場歡聲笑語不斷,法治氛圍愈發(fā)濃厚。
活動接近尾聲,當一個個造型別致、寓意深刻的法治花餑餑整齊擺放展示時,居民們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喜悅?!斑@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!既能學傳統(tǒng)手藝,又能懂法律知識,一舉兩得!”參與活動的張大爺捧著自己制作的“法槌”花餑餑,笑得合不攏嘴。帶著孩子前來的李女士也深有感觸:“孩子在動手做的過程中,對‘公平正義’這些詞產生了好奇,還主動問我相關的法律知識,這種教育方式比單純說教管用多了?!?/span>
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非遺技藝的生動傳承,更是一場法治文化的創(chuàng)新傳播,它打破了傳統(tǒng)法治宣傳教育的刻板模式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,讓法治文化如春雨般浸潤民心。通過非遺與法治的有機結合,既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又有效提升了大家的法治意識和素養(yǎng),為在社區(qū)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新派融媒體記者:董金平/文圖
編輯:王首榮 祝超 李愛花
一審:慈兆慶 二審:劉鵬 三審:王志剛